2023-09-19 电动伸缩门
最近苹果造车的事情,从2015年第一波到又开始了,我是这么判断的,如下图所言,这一波电动汽车的发展使得整车企业的门槛被拉低了。苹果的竞争优势最大的是在上可以深度投入,从时间点来看,明显路透社透露的2024/2025年更靠谱。这回是一款基于无人驾驶开发的设计感很强的电动汽车,至于怎么造其实和之前富士康发布的电动底盘模式有意思的。从之前台湾媒体的爆料,更像是一场在核心部件上做技术突破的尝试。我自己觉得这种基于整车核心系统开发,无人驾驶和座舱IOS生态整合的模式是和电动汽车代工、平台化底盘分不开的。两家是可能和目前的
苹果将在2021年9月发布Apple Car,和此前普遍预计的2023年相比至少提前了两年。主要的依据是从台湾的供应商如和大、贸联-KY、和勤、富田等企业疑似进入了苹果汽车首批潜在供应商名单并接到了准备要求(而报道的Apple Car原型车的组装,和几十辆Apple Car在加州路测的情况其实有点和之前的无人驾驶车辆比较吻合),随后路透社的报道把这个情况给压后到了2024年
路透社这里报道的单电芯设计还有低成本设计,短期内我们听听就可以了,现在所有人都在努力做电池低成本和高体积利用率的尝试,是越走越激进了,不过详细这样的领域苹果更可能是设计发布,去做一些定制化而不是介入生产。
1)Apple Car的基本优势,是基于IOS操作系统在汽车里面的深度整合,一方面基于原有iPhone核心生态,可以直接移植到车上,虽然可能像手表一样要重新匹配,但是整体的系统更像是在IPAD等多个屏幕上展现系统的一致性,倒时候也不可能会出现手机和车机抢时间的问题,
基于Apple ID的的账号和数据体系是联通的。这对于智能座舱上面,可以很好的设计座舱交互,车身娱乐系统控制(座椅、空调、音响、传感器、门窗、天窗、屏幕、仪表)
2)无人驾驶:其实从2015年开始,苹果的时间线,基本是围绕自动驾驶来做的,有芯片,有计算平台有软件系统,我们实际上不清楚经过2015年筹备到现在只做无人驾驶苹果会在2025年拿出什么来,但是大概率会是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10月16日,富士康(鸿海精密)宣布进军电动车领域,推出了号称软硬一体的智能电动车开放平台MIH,计划在2025年-2027年的时候,占据电动车市场占有率的10%。
富士康的开放纯电动底盘平台MIH,在未来着眼的是软件将定义汽车,也是基于开放式的软件平台,留出给开发者接口:EVKit,以供开发不同的车载App软件架构来做的。这个更像是为了其他车企所准备的
从车型跨度来看,电动底盘结覆盖B级车到E级车,电池系统能量从93kWh、100kWh和116kWh;电机前驱配备95kW/150kW/200kW,后驱机配备150kW/200kW/240kW,不同的组合匹配出不同的动力需求。
在底盘的一体成形技术上,采用了大型铸造的方案,将前驱部分原燃油车的7个结构通过一个铸造件来实现,后驱部分原来的27个结构件通过一个铸造件来实现。
小结:这么双剑合璧,以真正的手机行业核心系统和整机定义的模式和制造分离,我想在2025年的时候是真的能看得到,台湾新闻媒体报道的2021年Q4不可信。不过我估计到时候进入汽车行业的IT和电子企业确实会蜂拥而至,前期铺垫的是纯电动底盘,后面打动消费者的弄来弄去比的还是无人驾驶以及围绕座舱和车辆使用的软件生态。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汽车电子设计】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母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杨健近日在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与
还是在接洽阶段,并没有就合作详细的细节内容达成协议,但双方探讨的方向肯定是新能源
科技集团、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力加速推进拜腾首款车型
初创企业Fisker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通过「Project PEAR」(Personal Electric Automotive Revolution)项目,携手打造Fisker品牌的
制造商Fisker(股票代码:FSR,国内常称为“菲斯克”)表示,该公司将与
品牌Foxtron,同时带来ModelC休旅车、Model E轿车和Model T
计划在高雄市投入2亿美元来推动当地电池设备及行业的发展,高雄市的电池工厂将在2
客户组合 /
车型整合 NVIDIA DRIVE Hyperion 传感器架构。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市 — CES
造车不成转车用芯片和代工? /
120.【P120】第120讲 NX85建模表达式命令详解五列表类函数 #硬声创作季